close
〔自由時報記者林孟婷/永康報導〕五十多年老教室也能有新創意!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運用竹編概念、太陽能採光,展現出山水畫中峰迴路轉的動線配置,並做為文創展示中心,以展出該校歷年獲得國內外大獎作品的展示中心,也給予老教室「新生命」。
台南應大校長陳鴻助表示,此次將老教室改造為文創展示中心,運用該校在去年德國IF設計概念獎室內和建築類拿下台灣唯一得獎作品「築光織跡」的設計理念。
教育大樓是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創校建築體之一,文創中心玄關配置概念,以山水畫中峰迴路轉的動線進行設計,創造開放性穿透美學,搭配櫻花木編展現技藝特色,運用自然光源達到節能減碳目的。
室內設計系主任江金榮表示,此次設計理念將技藝與編織美學形成交錯光影效果,他說,在早期台南有許多製作遊艇的公司,並運用大量實木建造,但隨著產業結構改變與外移,卻留下大量實木,也就成為此次建築創作的主要實木,同時也延續台灣傳統編織技術。
陳鴻助說,文創展示中心斥資四千五百萬元進行改造,全部展出師生近年在國際、國內獲得大獎的作品,展示內容共分為設計、藝術、生科、商業管理等學院,共二十三個系所學程,整體設計概念保存師生共有記憶、同時也賦予創新手法融入文化、自然與科技的共生理念。
新聞提供: 自由時報
全站熱搜